MENU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目     录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

(二)专业建设的优势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专业建设定位与目标

(一)专业建设定位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三)专业培养目标

    四、专业特色建设

       (一)目标特色

       (二)课程特色

       (三)学生特长特色

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制定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四)教学设备设施建设

   (五)教材建设规划

   (六)教学管理改革

   (七)实践基地建设

   (八)教研室与教学团队建设

   (九)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目标

   (十)专业图书资料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七、专业建设进度与预期成效

八、专业建设预算

    

    专业建设规划是专业建设的依据,是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根据学院总体要求,结合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学院本着培养高素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目标,特制定2017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与优势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胜任托幼机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专门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这几年开培养了101112三届大专毕业生以及1314两届中专毕业生,共1400余人,毕业率均为98%,就业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认可。

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教育理论、美术组和音乐组(含舞蹈)三个教研组构成,共44人,本院教师中有11人是硕士研究生,其他人绝大部分是大学本科生。其中,专业课主讲教师44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助教2人,高级讲师2人,讲师8人,职称结构合理;35周岁以上教师11人,35周岁以下教师33人,年龄结构合理;团队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拥有硕士学位14人,占31.8%,在读硕士7人,占15.9%,学历层次较高。

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专业的应用性,一方面,大胆删减与各个专业联系性较弱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增加一些专业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新课程;另一方面,继续加强本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性内容,同时坚持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健全见习与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针对学前专业的实习需求,我系逐步建成了一批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包括崇仁县保育院,崇仁县阳光幼儿园以及深圳、义乌和南昌等市外的幼儿园,每年可接纳实习生300-400名。校内建有专用的钢琴房、舞蹈房、手工实训室、音乐排演厅、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以及多媒体实验室和微格教室,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资源来提高专业技能。近几年学前专业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数逐年增多,生源遍布全省,学生就业情况良好。

(二)专业建设的优势

行业背景分析:教师是心灵的老师,教师职业神圣、高尚,由于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幼儿人数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需要增加一定量的教师。

     人才需求分析:抚州市无论是在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严重缺乏,并且出现“老龄化”的趋势,急需注入新鲜血液,教、科研水平也急待提高。尤其是在留守儿童居多的城镇中,幼儿园更是为家长照顾小孩的避风港,所以经常出现老师与儿童1:50的现象,或者更严重的情况。因此,培养幼儿园教师刻不容缓。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以大力强化人才培养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先导,以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为基础,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活跃于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和终身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专业建设定位与目标

(一)专业建设定位

    以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多层次、多渠道、高质量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师资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专业建设目标

我校学前教育系现有学生1130余人,按照学校规划,力争2017年学生1328人,2018年达1608人,2019年达1888人,2020年达2168人,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根据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点,按照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高素质本科人才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的教学方案,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本专业课程整体教学的整合优化设计,同时认真加以实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探求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优化校内学前教育技能培训条件,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稳定的高水平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教科研工作,并将教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有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通过五年努力争取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

(三)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扎实的保教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和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

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具体为: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热爱幼教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儿童,无私奉献;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2、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一般知识,掌握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科学的现代学前教育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学前教育的理论前沿、幼儿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掌握从事学前教育科研工作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规定要求,适应现代社会的交往沟通和开放交流的需要。

4、具有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熟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能有意识运用理论于实践,具备根据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创造性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具有实施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追求新知的热情与习惯,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一般知识与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四、专业特色建设

(一)目标特色——培养 “七种能力”和五种特色类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其特色在于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七种能力,即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保健、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幼儿的言语和行为的技能,以及针对幼儿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基本能力;具有进行幼儿园双语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和与幼儿进行英语交往的能力;具有一定乐理知识,掌握钢琴、歌唱、舞蹈、体操、绘画、制作玩教具、童话剧表演等技能技巧,具有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做、说、教、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能力;掌握“管理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现代管理技术、幼儿园园长电脑办公系统技能,进行幼教行政和幼儿园管理调控的能力;掌握儿童文学和新闻写作知识以及新闻采编技能,具有报刊、广播、影视等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力;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知识和健康检测技术、心理健康咨询技术,具有对幼儿进行身心保健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专多能的多元化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幼教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应用型”、 “双语型”、 “艺术型”、 “双师型”、 “现代型”五类特色类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

    建设以强化专业技能为主的“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把学前教育理论类课程和技能课程、艺术课程有效地融合起来,即2年打基础,1年抓方向,1年抓特长,1年去实践,5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开设了体现综合性应用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开设多门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向及课程,以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在就业时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评价特色——专业考核有目标有验收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是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以后作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为了将来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为加强职前培训,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方案》,规定了学生要达到的专业技能,并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要求学生自入学起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对照方案和要求进行各项训练与考核,使自己具有合格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专业技能和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特长特色——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一是“引路子”,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才就业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主动性;二是“考本子”,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实行多证书制度,结合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考证(如钢琴弹凑、弹唱等级测试,舞蹈、声乐等级测试等)和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三是“搭台子”,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舞台,给学生的特长发展和素质锻炼提供机会。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级与本专业相关的比赛活动、社会实践等。

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制定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围绕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形成,确立“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幼教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多方位联系,建立广泛的学生教学见习、实习、就业的基地,初步形成本专业“教学—实习—试用—就业”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七种能力,成为具有五种特色类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重点打造以下7种能力:

①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保健、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幼儿的言语和行为的技能,以及针对幼儿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基本能力;

②具有进行幼儿园双语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和与幼儿进行英语交往的能力;

③具有一定乐理知识,掌握钢琴、歌唱、舞蹈、体操、绘画、制作玩教具、童话剧表演等技能技巧,具有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做、说、教、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能力;

④掌握“管理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现代管理技术、幼儿园园长电脑办公系统技能,进行幼教行政和幼儿园管理调控的能力;

⑤掌握儿童文学和新闻写作知识以及新闻采编技能,具有报刊、广播、影视等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力;

⑥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知识和健康检测技术、心理健康咨询技术,具有对幼儿进行身心保健的能力。

围绕以上6种能力,形成一专多能的多元化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可以满足幼教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以下5种特色类型“复合”应用型人才:

①“应用型”是指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做到理论知识与幼教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幼教事业第一线即各级各类幼儿园、育婴园、亲子园及家庭教育培训机构。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市场调查,科学预测“适销对路”的实用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②“双语型”指既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又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用英汉两种语言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的特色幼儿教师。目前新建的双语幼儿园越来越多,双语型教师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很高。③“艺术型”指毕业生具备唱歌、跳舞、弹琴、画画、制作玩教具以及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多种艺术才能。这类毕业生适应了社会上举办的各种特色班,如幼儿绘画班、幼儿舞蹈班、幼儿钢琴班等以及家庭教育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就业机会也很大。

④“双师型”指毕业生还要学习婴幼儿保健保育技能和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技术,是既懂幼儿保健又胜任幼儿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为此,我们在开设《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考取“育婴师”“心理咨询师”“保育员”“营养保健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社会对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和双师型教师的需求。目前由于培养双师型学前教师的院校身甚少,这类人才也更为奇缺。双师型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应成为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迎合了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率先向0-3岁儿童教育延伸,向社会幼儿教育拓展,能够扩大学生择业就业范围。

⑤“现代型”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按改革调整后的人才培养要求,还要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学手段,学会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技术,学会利用多媒体动态教学技能,学会操纵幼儿园电脑办公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幼儿园教学和管理,以保证幼教机构现代化程度提高对现代型人才目标的要求。由于就业后不必再进修培训,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包括精品课程目标)改革

1、发展思路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的特点, 按照“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化理论的系统性和先导性;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应用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强调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完整性、基础性和应用性,做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综合,体现前沿,促进发展。构建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

2、建设目标

    四年内,力争建设5门核心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核心课程配套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申报校级或省级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各1项。

3、实施措施

1)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建立研究课、讨论课、自学课、辅导课、实验课、实践课等多种教学形式,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各门课程相应的教学形式,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

2)围绕 “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制定“2+1+1”模式,即2年打基础,1年抓方向,1年抓特长,1年去实践,5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一、二年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第三年以“方向课程”为载体,一方面强化基础,另一方面按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方向分流,按方向加深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第四年抓特长,一方面以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为主渠道,另一方面仍以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为依托,大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多侧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多方位提供择业需求的支撑。同时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全面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到幼儿园、小学教育见习和实习或其他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或相关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四年全程教学中贯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专业教学实践,通过多种形式把课堂教学与专业见习、实习、实验、研究相结合。

3)构建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课程模块,形成全新的课程方案,使课程设置体现灵活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课程的综合性与应用性。遵循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新的课程体系将设有通修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选修课程、辅修专业课程、考证考研课程七个板块,这种安排将会使具体课程设置更为灵活,不但可以加强课程间的整合,使板块间形成互补优势,而且还会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中外学前教育史做为专业主干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满足市场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分幼儿教师、育婴师两个培养方向。幼儿教师方向开设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游戏五门课程;育婴师方向开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婴幼儿保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特殊教育四门课程,为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才能发展,我们设置了20门选修课,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修,自己决定发展方向。

4)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将规定性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内实践环节)与自主实践环节(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展示、毕业汇报演出、社团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园班级管理实习、幼儿园保育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探索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形式,将集中见实习、分散见实习、穿插见实习、预岗实习结合,强调教育见实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加强实践实训指导,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并定期考核和评价,实行专业规划和引领,邀请教育专家和幼儿园一线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发展思路

    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核心,基于学科构建专业课程群;以搭建科研平台为手段,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培育科研团队,形成合理的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专业教学团队。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除鼓励在职教师继续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外,还将通过引进、培训、交流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学历层次,优化团队的职称、年龄以及学缘结构,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2、建设目标

(1)学历方面:5年内力争拥有12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

(2)职称方面:5年内本专业力争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1-2名。

(3)课程配备方向:核心主干课程至少拥有1位副教授以上的职称教师担任主讲。

(4)加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3、实施措施

    我院将出台教师发展5年规划,落实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相关政策,开辟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渠道,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搭建考博、访学平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热爱师范教育,学科配套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具体做法:

1)以学科带头人、专业课程骨干教师为主,按课程群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开展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以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使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学术风格。

(2)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有计划地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动员和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研究,争取科研与教学均衡发展,使学前教育专业团队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

(3)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发展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到幼儿园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活动及相关教学研究活动。

4)坚持集体教研活动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开展“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包括:如何采集真实性教学案例,如何做引导性案例分析,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如何让学生到幼儿园分析真实性教育问题等。同时,以课程为核心,构建课程教学研究小组,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成长。

5)实施“国内学术影响力扩充计划”。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并要求与会教师至少提交一篇会议论文。组织教师调研省内外以及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信息资料,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学术报告、学习讨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了解教学改革的潮流,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建立现代教育理念。

(四)教学设备设施建设

1.发展思想和建设目标

  (1)重点装备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教学质量,使设备配置与专业改建相适应。

  (2)满足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发展的需求,增强微格教学的相关配置,与专业招生规模相适应。

  (3)实验设备的配置。在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装备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的科研设备,例如,优盘、图书、音像等。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保证师生通过网络接受一定量的教学与科研信息。

2、实施措施

    目前校内建有学前教育专用的以及多媒体实验室和微格教室,但主要存在琴房数量太少,其他实训室室内设施不够齐全等问题,无法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还需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1) 根据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钢琴房、舞蹈房、手工实训室、音乐排演厅、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等已有的实训设施,增加相应的实训设备。

2)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增设1-2间微格教室。

3)建设一套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师生专业发展为基点、具有示范价值的实验实训系统。包括幼儿园仿真实验室、幼儿潜能开发实验室、儿童心理与行为观察室、育婴实训室、儿童健康检测与保健指导室、儿童玩具馆等专业实训室、幼儿活动设计室、福禄贝尔恩物教具研究室等。

(五)教材建设规划

1、发展思路

   严格选用国家统编的高起点、高水平教材,或权威新版教材和反映学前教育特色的、质量高的教材。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1)教育专业课程必须选用近3年新版教材,鼓励教师发挥群体优势,针对专业主干课程自编教材,研究制作各门课程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材。

2)通过系内外合作等形式编写较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形成适合我系教学实际的高质量教材体系。

3)开发3--5册(套)有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丛书或校本教材。

(六)教学管理改革

1、发展思路

    加强教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和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室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课程考核、教学督导、质量监控等相关管理和考核制度,把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

    目前本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形成了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相应的专业教研室和教育科学研究所,日常教学管理规范。4年内,按照教育部对独立学院验收的要求,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强化科学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模式,进一步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1)完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实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每23周召开一次由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有关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学生考评和同行考评相结合,成学生、教研室、教学督导组等多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完善教学文件资料提供、归档、保存建设,便于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

(七)实践基地建设

1、发展思路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建立完备的、稳定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1)在目前拥有的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一批校外实训基地,要求为市级或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包括附属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新建附属幼儿园1家。

2)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学基本功训练、社会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学基本功训练、社会实践贯穿于第三至第八学期,第九和第十学期开展教育实习和毕业实习,第十学期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在教学计划中,四个年级教学实践不断线,15周的教育实践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熟悉幼儿教育,培养从事幼儿园保教的能力。

3)根据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类型的实践活动,注意针对性、可行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八)教研室与教学团队建设

1、发展思路

    不断完善学前教研室的建设制度,发挥教研室功能,以科研促教学、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1)教研活动制度。每两周组织开展一次教研室会议与活动,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教研室主任及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高的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

2)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要深入课堂听课(一般每两周一次),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和相互听课,进行观摩教学;教研室成员之间要相互进行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时数不少于4学时。

3)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按照学院的部署,认真做好开学初、期中和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同时加强各项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和经常性检查。定期组织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周历、教案、课件、学生作业、实验实习报告、论文(设计)、试卷等进行集中检查,并收集学生反馈的意见,对教学环节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提出改革意见和措施,确保教学质量。

4)计划与总结制度。每学期初应制定和组织实施教研室活动计划,并于学期末对教研室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5)教学档案工作制度。按照教学文件资料保存目录,进行收集、积累、整理应归档的资料,做好档案保存、管理工作。设教研室会议记录,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填写,记载教研室的重要工作,记录教研室会议的内容,会议记录学期末交院(系、部)存档。

(九)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目标

1、发展思路

    办好专业建设的同时,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学术研究和科研、教改课题的立项、建设工作。

2、建设目标

     确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建设目标。通过省级社会科学和教学改革等课题的研究,培养出一批学风扎实、业务精良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强化科研重要性,完善专业建设体系。努力完成专业建设的科研目标。具体如下:

  (1)四年内培养12名学术带头人。

  (2)四年内参加国家统编教材编写12部。

  (3)四年内完成省部级教学、教辅用书编写3部以上。

3、实施措施

  (1)制定科研考核指标可行办法,采取奖惩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教研活动。

  (2)完善科研工作机制,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3)加大科研的引导和投入力度,采取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4)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和组织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研究项目。

   (5)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兄弟院校的交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亲临讲座,不断更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十)专业图书资料建设

建立教育专业图书资料室,购置足够的图书资料、音像资料和电子图书,建立电子阅览室等,每年每个学生平均增加三本图书。

六、保障措施

1.组建专门的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专业建设的常规工作。

组长:廖夏林(专业带头人)  

副组长:李友明(教务处长)    徐锦(学前教育系主任)

成  员:黄清华(专业课教师)、何庆平(专业课教师)、朱洁蓉(专业课教师)、杨瑜艳(专业课教师)、章凌(专业课教师)、桂志英(专业课教师)、余建红(专业课教师)等。

2.经费方面实行专款专用,建立专门的财务账目,资金的使用严格履行程序,经费管理专人负责。

3.政策方面向重点专业建设倾斜,学校各部门大力支持,为重点专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

4.做好各项工作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具体的建设内容、负责人、建设的时间进度等,明确专业建设的要求、项目、标准等,加强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及时反馈信息,确保质量和进度能够按期完成。

七、专业建设进度与预期成效

建设时间进度

主要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2017年度

 

 

市场调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论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专业教学基本文件

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培养专业带头人、聘请行业带头人

结合市场调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加入专业发展委员会

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018年度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建设校本教材

 

“双师”队伍建设

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发挥专业的地域服务优势

按照行业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双证书获得率,使学生双证书获得比例达95%以上。

充分发挥合作单位优势,将学生安排实习,保证顶岗实习半年以上

建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

2019年度

 

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建立学生质量评估体系

加强工学结合管理

建立健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具有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使校内基地真实情景化

与实习单位共同建立管理制度

与实习单位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标准要求,形成规范设计的顶岗实习作业和考核

2020年度

骨干教师的培养

专业群建设

实施第三方评价

探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专业群建设

建立就业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预期绩效: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增强和改善专业的办学实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专业招生数量逐年提高,达到500人以上,就业率提升到95%以上。

2.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办学效益日趋突显。建立一套严谨科学、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加快教学改革,加强质量监控。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打造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打造素质、知识、能力并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4.科研成果的规格质量数量进一步提升。建立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5.建设精品课程,打造教学团队。根据发展需要、开展高层次的具有前瞻性、探索性的规划类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加强教学研究。建成市级精品课2—3门,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6.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抚州市幼儿教育、幼儿园等做好服务工作,配合市政府、市教育局会做好推动幼儿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参与市内各级各类的大型文娱活动。

八、专业建设预算

(一)设备投入

建设项目

资金用途

完成时间

经费(万元)

   语音室设备

 语音耳机等设备、口语训练

2017-2019年

60

   校园电视台仪器

  用于幼儿节目录制、创作等

2017-2019年

80

教学媒体

  教育教学使用

2017—2019年

80

 



220

(二)师资培养

建设项目

资金用途

完成时间

经费(万元)

培养专业带头人

  学习考察培训等

2017-2020年

20

名师、骨干教师培训

  外出学习、委托培养

2017-2020年

40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用经费和团队建设

2017—2020年

40

  青年教师培养

  学历提升、参加比赛等

2017-2020年

20

  人才引进

   团队建设

2017-2020年

100

 



220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项目

资金用途

完成时间

经费(万元)

     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训室

学生游戏活动设计实训使用

2017-2020年

50

         学前美工实训室

手工、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训练

2017—2020年

50

    蒙氏教育实训室

学前儿童蒙氏教育活动设计实训

2017-2020年

      50

 婴幼儿卫生保健实训室

 学前儿童体格检查、急救措施等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2017—2020年

50

           感统实训室

学前儿童户外游戏实训设计-大型玩具

2017-2020年

50

      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训室

    通过对学前科技活动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尽早熟悉教具使用,促进见习实习效果。

2017-2020年

      50

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室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模拟实践

 2017—2020年

50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实训室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实训

 2017—2020年

50

      琴房

钢琴技能训练

 2017—2020年

100

     合计



500

(四)科研经费

建设项目

资金用途

完成时间

经费(万元)

课题研究

  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展

2017-2020年

60

   教材建设

 合作开发专业教学教材

2017-2020年

40

   科研骨干培养

  培养科研骨干

2017—2020年

    50

   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等经费

2017-2020年

    50

 



200

(五)课程建设

建设项目

资金用途

完成时间

经费(万元)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研究经费

2012-2013年

40

课程改革研究经费

课程改革研究经费

2013-2013年

40

教学资源库建设

设备设施、资料费用

2012—2013年

70

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经费

2012-2013年

50

 



200

(六)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价

建设项目

资金用途

完成时间

经费(万元)

评价机制的建立

改革研究经费

2017-2020年

20

评价内容与标准的研究

课程改革研究经费

2017-2020年

40

毕业生跟踪调查

设备配置人员聘用等

2017—2020

40

 



100